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郎绍君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个案研究】《神山圣水图》跋

2010-07-13 09:33:20 来源:《美术报》作者:郎绍君
A-A+

  山水画源起于中原地区,先后兴盛于齐鲁、关陕、江南。南宋以降,江、浙、皖诸省最为发达。近百年来,山水画家遍及全国各地,出现了“岭南画派”、“长安画派”以及具有特定地貌自然特征的地区山水画风。唯独西藏题材山水画,鲜有人问津。这种状态,源于西藏独特的宗教与文化传统、高原缺氧的自然条件,以及传统山水画缺少表现高原景观的艺术经验等种种原因。

  刘万年的西藏山水画填补了这一空白。刘万年是甘肃天水人,自幼习画,19岁赴藏,至今40年。他长期任西藏日报美术编辑,而独爱西藏大自然。为了探索西藏山水画,先后两次拒绝调往内地,三十次穿行青藏公路,又遍踏藏区山川谷壑,画了大量写生,拍了无数照片,潜心观察西藏山形地貌,进而关门探索,废画三千,得悟西藏山水特性,并探索出与之相适应的诸多新画法,其大量个性鲜明的作品,已见诸他的大型展览,以及2006年在北京发行的二卷本《刘万年西藏山水画集》。

  青藏高原的多数自然景观,山体裸而无树,肌理清晰而多变,其势或峥嵘挺拔,或横竖重叠,或冰封雪岭,而空气稀薄,透明度高,远近难辨,古今画法很难直接派上用场。刘万年在多年的探索中,发现弱化笔线、强化泼墨和色彩渲染,以墨韵水痕和彩色突出山形与山石肌理,能够营造出他理想中苍厚、饱满、雄大的高原山水境界。

  《神山圣水图》是一套巨型组画,以竖形八尺宣纸为一幅,共120幅。全画分10个段落,它们的标题,依次是《走进西藏》、《昆仑飞雪》、《可可西里》、《羌塘八月》、《圣地拉萨》、《雅江如练》、《后藏探古》、《珠峰远眺》、《横断山脉》、《梦游阿里》。这120幅作品,各自独立成形,又有长卷式的连续性。组画创作,历时八年,是笔者所见规模最大的山水作品之一,也是继李伯安《走出巴颜喀喇》之后又一藏区题材的鸿篇巨制。

  《神山圣水图》有五个鲜明的特点,一是构图大、满、实;二是正面取景,以平面构成的方式把山峦、谷壑、冰川、草地叠加起来,景物层次晰然,皆如在眼前;三是“局部整体化”,将山石肌理放大,求“近取其质”的效果;四是综合泼墨写意、设色渲染与工笔勾画,突出景物的不同质感与光色感;五是对山石结构作适当的装饰性处理,以使画面产生和谐的节律。

  传统山水画,深受道家思想影响,追求“丘园养素”、“泉石啸傲”、“渔樵隐逸”的境界。在刘万年看来,西藏山水画有所不同,因为那里的山水是有“神性”的。他说:“我长期在西藏生活,藏族同胞对待生与死、物质与精神,尤其对待自然与生命,总能以一种宗教的方式解释和处理,我耳濡目染,久而久之,对于目之所睹,也都视若神灵,同时以宗教徒的意识进行绘画创作。”他将这种意识融入创作,使作品与“山光水色与人亲”的传统山水画拉开了距离。他拒绝“轻松地抒情”和“娱乐性”,而要表现“荒蛮与原始”、“沉重与悲怆”,创造“站着顶天立地,躺下也要成山成川”的“壮美”和“崇高”。为实现这一目标,他采取了如下的手段:

  赋予作品超常的“体量”和“数量”;不画点景人物,极少画人文景观,强化陌生感;反复呈现相似性的画面结构,像《梵唱大悲咒》那样,由旋律重复生出轮回般的神秘;给作品以稳定和沉寂,使它具有一种永恒感。

  一位诗人观看刘万年作品,留下了这样的诗句:

  山脉绵绵,一眼望不到你,苍桑的印记。

  你的沟痕,但悲不见虚空。隐隐的新绿藏匿你的初衷。生命的沉淀啊,

  在寂寞的冷炼中完成那样一个过程——不死的永恒。

  你的空间被你占满,你的依托是什么?

  拒绝回答。

  岁月的帆实地走过,独对静泊凝望不归,凝望不归的岁月,思慕长天。

  在你面前,我宽容了所有的“罪过”。

  是啊,美的震撼是会使人癫狂的,就连罪过都可以宽容。

  这诗似乎触摸到了画的“神性”。当你走进刘万年的山水作品,也会以自己的诗情去感受它。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郎绍君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